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

11月至今已近5000次,同比翻倍 基金公司年末调研忙

商业 来源:北京商报      时间:2020-12-29 09:07:32

临近年末,出于扩充2021年绩优投资标的池以及对已有标的进行最新考量等多方面考虑,基金公司也在争先恐后地进行上市公司调研。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8日,11月至今,全市场已有近200家基金公司(包括公募和私募机构)先后进行调研近5000次,较2019年同期翻倍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一现象背后,是线上办公、行业扩容、调研热情提升等多方面因素所致。而从年末基金公司关注度较高的行业来看,制造、科技、消费等板块备受青睐。

多因素推动调研频率提升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8日,11月以来,共有195家基金公司累计进行调研4938次,较2019年同期的2361次增长109.15%。从具体的调研情况来看,数据显示,南方、嘉实、博时、交银施罗德等40家大中型公募调研频繁,调研总次数均达50次及以上,居前位的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更已调研100次以上。

对于年末基金公司调研次数同比大增的原因,有业内人士认为,与疫情推动调研转至线上、行业扩容以及市场参与上市公司调研热情增长等因素不无关系。

北京某公募宏观策略研究员表示,受年内疫情影响,投研人员采用常规的线下调研方式来充实研究信息的难度显著增加,转向通过线上方式获取。而线上方式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性,也自然而然会提高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整体次数。

沪上一家中型公募旗下研究员也坦言,调研次数大增背后,有较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线上办公带来的结果。据他了解,在部分调研转移至线上之后,被纳入统计的调研数量既包括公司调研,也包括策略会,既包括了基金公司主动参与的,也有收到邀请的情况。“但在线下方面,今年参加券商策略会,也感觉到人多了很多,有时候券商的会场还要限流,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,应该是受近两年权益市场发展较好的影响,行业里的人越来越多了。”该研究员进一步补充强调。

对于上述现象,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有类似看法,他指出,年末较为频繁的调研行为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金公司的扩容因素。同时,基金公司频繁调研,也是对未来资本市场良好表现的向往,在2021年到来之前,做好充分的调研,也是提升明年核心竞争力、增强资产配置效果的体现。

重点关注制造科技消费板块

事实上,作为近年来因管理业绩闻名的资管机构,基金公司“倾巢出动”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本身就受到关注,那么,其在年末重点调研的个股又集中在哪些行业?

以在调研总次数排行榜中靠前的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为例,Wind显示,两家机构自11月至今,关注度前三的个股包括汇川技术、伊之密、华阳集团、西麦食品和朗姿股份,主要属于制造业和消费板块个股。而根据整体统计来看,除上述提及的5只个股外,以卫宁健康、新洁能为首的科技板块个股也受到多家基金公司的密集关注。不难看出,经过今年下半年较为明显的回撤后,部分基金公司对科技板块的关注依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重点关注的个股已在今年内“战绩斐然”,同花顺数据显示,截至12月28日收盘,汇川技术报收90.9元/股,年内涨幅196.67%。同期,华阳集团、朗姿股份、新洁能等同样实现股价翻倍,涨幅高达116.5%、132.72%和537.6%。

展望2021年,上述宏观策略研究员表示,更看好制造业板块。原因在于,过去制造业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一次彻底出清,本应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出现一些积极的迹象,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,导致这一轮出清进一步深化,延续的时间也更长,对应的行业出清程度更加彻底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随着未来全球需求有望复苏,可能会带来行业整体业绩层面的弹性释放,业绩表现也会更强。

而南方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茅炜则看好2021年科技板块的表现。他认为,如今国家产业政策已把“硬科技创新”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,“硬科技创新”契合中国经济寻找新驱动力的大背景,并且当前宏观经济正呈现周期性复苏,科技产业正处于产业周期景气上行阶段,预判第四次科技创新或将聚焦5G,科技板块2021年的催化剂也仍然可能是5G。

另外,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则认为,在流动性驱动下,当前部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提升较快,例如消费、科技等板块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。因而在业绩复苏的主线下,估值驱动大概率将逐渐弱化,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关注的重点,食品饮料、医药、餐饮产业链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都是值得重点布局的板块。

不过,虽然单从上述提及的个股和行业调研角度看,制造、科技、消费等板块有望成为基金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聚焦点,但在业内人士看来,普通投资者仍需谨慎考虑,切勿盲从。郭施亮直言,对基金密集调研的行业以及上市公司,投资者可以适度参考,但是否参与,仍需看个人意愿。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高低,且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并不便宜,未来更考验上市公司的行业成长性以及持续盈利能力。

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刘宇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