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 来源:新华网 时间:2021-05-08 13:49:56
夜幕降临,河南郑州城区的水泥丛林中,高悬于“钻石广场”上的“记忆之环”亮起灯光。站在直径40.2米的巨环下,人们犹如坐上时光机,思绪回到火热的工业建设年代。
“记忆之环”象征着郑州第二砂轮厂引以为傲的工业结晶——砂轮。作为我国“一五”时期57个重点项目之一,这里曾是全国最大、亚洲第一的砂轮厂。厂区外迁后,老厂房被改建为文创产业园,再现生机。
不只是二砂。如今,越来越多郑州人记忆里响当当的名字正在被唤醒,拥有新容貌、新创意、新未来。
重塑“工业锈带”
位于郑州中心城区西部的老工业基地,曾云集郑州五个棉纺厂、郑州第二砂轮厂、郑州煤矿机械厂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40余家,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时代浪潮中,大量企业或改制或破产或外迁,老厂区面临拆迁窘境。
中心城区寸土寸金,拆除老厂房开发住宅区,政府省心,企业获利,却非长远之策。“不仅破坏了城市历史记忆,还会加剧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承载负荷。”郑州二砂文创园核心板块指挥部负责人成小波说。
怎么办?工业遗产联结着过去与未来,有着不竭的生命力。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,郑煤机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,针对老厂区改造提升启动芝麻街1958双创园项目;大型综合性投资集团星河控股集团进军河南,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应运而生……“工业锈带”迎来重塑与新生。
改造远比重建复杂,而设计者们达成一致共识:尽可能保留古树、工业制造机具等工业遗存,保持原有建筑风貌,结合城市发展特色,在建筑内部打造办公场地、创意集市、运动场馆等特色板块。
“我们给每一栋老建筑都挂上特制的历史档案牌,告诉人们这栋建筑曾经是用来做什么的。”郑煤机集团副总经理付奇说,工业遗产利用要坚持规划引领,引入先进设计理念,提升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品质,才能积聚人气。
打造“城市秀场”
走进芝麻街1958双创园,流线型屋檐搭配红砖墙,高大的厂房建筑携工业风扑面而来。而成片的玻璃幕墙和可计步的智慧跑道却又无时不在提醒着到访者,这里,相当“潮”。
“真是个休闲拍照的好地方。”站在2007年郑煤机集团研发的当时国内首套2米架宽的液压支架旁,郑州市民孟婕说,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博主们发的美照,就带着小姐妹前来打卡。
不仅要“去锈”,还要“上秀”。遗产保护论坛、现代乐队演出、非遗文创展示……开园不到半年,郑州二砂文创园各种活动接连不断,入园人数超100万人次,北京长江文化、杨丽萍生活艺术馆、约克动漫等一批文创企业陆续入驻。
星河控股集团郑州地产公司投资拓展副总监武战杰介绍,园区主楼还设有大师工坊,呈现包括苏绣、龙泉青瓷、青田石雕、水晶雕刻等非遗技艺,并定期举办艺术展,即展即卖,借助艺术智慧加速园区文创产业发展。
成为“双创”热土
如何把改造后的新产业园区利用好,对城市管理者、厂房所有者和商业投资者都是考验。成小波说,政府招商引资打头阵、园区配套服务紧跟上、企业争相入驻谋发展,振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。
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集团,去年入驻芝麻街1958双创园。其郑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夏表示,找到一个气质相投的落脚地并不容易。“随着入驻企业增多,园区不断拉长产业链,完善配套链,有力带动了企业发展。”
目前,芝麻街1958双创园一期已入园企业70余家,以创新平台型项目、研发设计、电子信息等科技服务型企业为主,预估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。“得益于政府高位推动,园区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”付奇说。
在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看来,郑州对工业遗产的利用探索是可贵的,“还需继续优化资源配置,加快合作步伐,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,让老厂房成为培育科创企业、集聚创新要素、加速动能转化的优质平台。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