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

聚焦产业链“硬核” 郑煤机成长为全球重要的煤矿综采技术与装备供应商

商业 来源:河南日报客户端      时间:2021-05-21 14:49:26

聚焦产业链“硬核”,匠心独运“大制造”。

作为河南装备制造业的示范“龙头”,郑煤机在一个领域潜心深耕,不断“刷新”自身,成长为全球重要的煤矿综采技术与装备供应商。创新发展为内核,激发企业澎湃动力,以郑煤机为代表的河南国企正稳步走在转型升级道路上,让老牌国企焕发着新活力。

在洛阳,同样有两家“老字号”国企,一家紧盯“小芯片”,一家专注“大轴承”,在一片器件上卯劲儿推陈出新,以持续涌动的创新活力稳占行业高端市场。

5月19日,在洛阳单晶硅集团下属麦斯克电子公司生产车间,硕大的单晶硅棒经过切割、倒角、化学清洗以及抛光等多重工序,经历一路“奇幻漂流”,“瘦身”变形后如一张张光滑的银灰色圆盘,经流水线鱼贯而出。

“可以看作是制造芯片的‘大脑皮层’,硅片是生成芯片的核心部件。尺寸越大,可制造的芯片数量就越多,相应成本就越低。”麦斯克电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胡晓亮兴奋地向记者介绍,公司在2018年便拉制出8英寸电路级单晶硅棒,由此成为国内中部地区首家具备规模化生产IC级8英寸硅抛光片能力的企业。

在硅片上做功夫,创新从未止步。从1965年引进国内第一条单晶硅产品生产线,到以自主创新不断填补中国硅材料领域空白。洛阳单晶硅集团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升级改造,斩获国家和省科技成果奖22项,其中自行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批4、5、6英寸背封抛光片生产工艺等10多项技术,先后领跑行业。

“领跑的背后是科研的强力支撑。对高新型企业来讲,这是永立潮头的底气。”洛阳单晶硅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军强说,集团逐年加大科研投入,注重知识产权不让“卡脖子”,对人才不断“锻造”培养,创新的内核正闪闪发光。

如今,洛单集团源源不断为半导体产业供应着单晶硅片,不仅为“中国芯”提供着硬核支撑,还健步迈向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国际市场。

无独有偶。对科研的重视聚焦,让同在一个城市的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简称(“洛轴公司”)在制造机械“心脏”方面成为行业高精尖。

铸造尺寸从10mm到13.5m不等,密切关联航空航天、风力发电、海洋工程、盾构设备等制造前沿。步入洛轴公司特大型轴承事业部生产车间,与生产线并行而走,机械声在耳边回响,轴承如巨轮在眼前运转。

在车间一隅的高端医疗器械轴承装配室,为全球最大医疗器械制造商研发的医用CT机轴承正经历最后的静音测试。

“医用CT机拍摄成像是否清晰细腻,很大程度决定于其轴承运转速度。”特大型轴承事业部主管李光辉给记者介绍,公司研发的这种0.5s/r医用CT机轴承,目前全球仅有3家企业能够生产,洛轴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每年将收入的5%投入创新研发。”说起洛轴公司不断刷新行业记录的“秘钥”,洛轴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新莹认为,科研加持下的创新才是最大法宝,这汪“活水”至关重要。

活水激活力,创新大制造。近年来,洛轴公司相继为神舟系列飞船、嫦娥系列卫星、“中国天眼”、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生产系列配套轴承,有力彰显着中国制造、河南制造的实力。

既能潜心铸造国之重器,也能踮起脚尖生产信息产业链条上的“皇冠明珠”。以创新为引领,洛轴公司和洛单集团的一“大”一“小”是河南国企挺起制造业脊梁的生动缩影。

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加强自主创新,发展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河南省管商业一类企业新建成研发平台45个,完成科技创新项目1020个,我省在科创项目投资累计达1356.4亿元,持续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引领,实现澎湃动能转换。

“省管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‘顶梁柱’与‘压舱石’,要不断增加自主创新比重,在提升含‘新’量中永葆发展活力。”省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深化国企改革,扎实开展“双百企业”“科改示范”专项行动,推动企业在创新驱动上加码提速,在建设“中西部创新高地”中凸显国企担当。(记者 祁道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