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 来源:北京商报 时间:2021-09-13 11:24:03
短视频与直播的凶猛兴起,让长视频平台患上了共性“焦虑”。眼见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操盘者开始各出奇招找出路,其中,最常见的非“拉新、看视频赚钱”莫属。然而,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接连接到消费者投诉称,在片多多平台上按照要求拉新、看视频,提现时却不停受阻,最后账号被封、投诉无门。作为今年5月刚刚上线的长视频平台,片多多一上线就曾被称为“抖音横屏版”,七麦数据显示其近30日的日均下载量超过7000。消费者投诉是否确有其事?“拉新”完成后难提现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?
用户:提现时发现被封号
消费者夏女士在一个月前通过朋友介绍,得知在片多多看视频、拉新能赚钱,便下载了片多多。“平台上介绍说邀请1-3人,每人奖励5元;邀请4-7人,每人奖励10元;邀请8-10人,每人奖励15元。最后,我前前后后总计拉来了392人,按照他们的这个算法,我的提款金额应该能到1620元。”夏女士如是说。
然而,到该提现的时候,夏女士却慌了神:“平台提示我的账号存在风险,直接给我封了号,到头来我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”
与夏女士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消费者张先生。据张先生透露,在片多多上自己前后共邀请了170位新用户,“明明应奖励826元,也同时达到了500元提现门槛,但却被告知无法提现”。
为了进一步印证消费者反映的情况,北京商报记者下载了片多多进行实测。当完成实名注册并登录后,新人金币红包瞬间到账,当日可以提现0.24元。当成功“拉新”,邀请到第一位好友时,平台随机奖励了5元,此时立即提现的金额为3元,扣税后得到2.4元,且即刻到账。但当北京商报记者邀请第二位好友时,平台却只是把金额累计到了账户,没有了第一次拉新时出现的可立即提现的入口,与此同时,立即提现的标准也提升至了500元。
据夏女士进一步介绍,“最初,像6元、4元、2元这种小金额奖励确实可以顺利提现,但是一到几十元、上百元这种大额提现,就屡屡受挫。而且,刚开始拉新时,平台是提示25元可以提现,攒够25元,又变成45元可以提现,攒够45元,又变成85元可以提现”。
这一设置也引起更多消费者的不满,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,关于片多多“虚假宣传”“邀请奖励不到账”“无客服 反馈不处理”等投诉信息已多达26条。
平台:没有客服标注
无论是夏女士还是张先生,都曾试图通过多个途径联系片多多方面,但是让他们一筹莫展的是,片多多并未标注任何客服电话。且据张先生透露,自己还曾在“举报”入口中两次反映无法提现的问题,但均没有得到任何回复。
北京商报记在片多多App中设置的“举报”一栏入口中发现,上面明确标注了“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,包括举报热线、PC端、小程序、邮箱举报。用户举报后,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会及时受理并处理用户投诉和举报情况”。
但北京商报记者拨打举报热线,却并未对接到片多多的客服分机号。随后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,北京商报记者也向片多多发出采访函,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。
反观市场其他不少“拉新”可返现的产品,大多均在明显位置标注客服,如字节跳动旗下抖音极速版在App中显示客服电话,可以拨通且得到客服人员的问题解答,番茄听书App则需要线上填写意见反馈。
对于片多多的设置,夏女士与张先生纷纷表示,“这么大个平台,竟然连个客服都没有”。
律师: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
当下,在应用市场中搜索“拉新返现”关键词,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超过180款App具备该功能,涉及听书、音频、新闻、小说、问答等。且拉新返现的力度也看似不低,比如,抖音极速版邀请首位好友返现45元;今日头条极速版拉新,好友前三日登录可获得9元;快手极速版面对面邀请好友得25元;番茄畅听首次邀请好友赚29元,好友听书3天再奖励6元。
然而,当App拉新裂变营销已成常态,消费者提现遇到重重阻碍也成为普遍现象。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片多多而言,由于该平台并未表示不履行拉新返现承诺,这也给事件定性与消费者投诉增添了壁垒。
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本伟提出,目前片多多方在提现上设置障碍,称“账户风险过高”,未表示“不存在争议金额”,在定性为欺诈行为上存在一定困难。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该问题,如果片多多方仅存在不返现则视为“违约行为”,消费者有权向片多多方要求履约。
与此同时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片多多不仅拉新返现被多位消费者质疑,“无广告”宣传口径也名不符实。百度百科显示,片多多里面的影视剧均可以免费观看,并且没有广告。北京商报记者发现,在收看某电影片段时,片头片尾片中无插入电视广告确有其事,但是在45分钟观看时长内,共跳出两段App下载引流广告,分别为15秒与30秒。
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认为,上述问题涉及“消费者知情权”“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”“经营者不得欺诈消费者”三方面问题,一款产品有无广告、如何体现,产品方应告知消费者。同时,“不得虚假宣传”指的是经营者应该对产品进行如实宣传,经营者在发布会上的口径等均可作为宣传依据,上述行为一旦定性为欺诈行为,市场监督管理局有权对其进行调查,情况属实将根据情形不同进行罚款、责令改正、吊销营业执照等。